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和景生是好兄弟!”
小分队吵吵闹闹地回到宿舍,顾西美冷笑道:“你们几个还回来干嘛?怎么不直接去教室等天亮了上课?”
斯南上去抱住姆妈的腰:“大家说都我其实是维族小孩儿,姆妈,我爸爸到底是谁?”
半夜,教工宿舍里响起噼噼啪啪的声音,还有陈斯南同学的嚎啕大哭声。
“我要找我爸爸!
我要找我爸爸——”
景生淡淡看了沈青平一眼,沈青平背上一凉,无辜地轻声辩解:“不是我,真不是,张老师家的那个张峰说的。”
景生不理他,侧身躺下了。
他想到有次姑父夜里感慨说斯南越长越像维族姑娘,嬢嬢突然就发了火,发了火又哭了起来,后来一整个礼拜都阴着脸。
又过了两天,学校里的老师们都知道中央来的调查团因为上青联在县城闹事,不来阿克苏了,改去先进团场农二师二十九团,把上青联的代表们请去二十九团开座谈会。
沈勇和朱广茂都去了,拦车跪哭大计夭折,沈青平三个各跟各妈各回各家。
顾西美终于又清净了下来。
日子一天天照常过,外头闹哄哄的,一天一个大新闻,甚至几个大新闻,今天推翻昨天的,明天又推翻今天的。
一个月不到,人人都疲惫不堪麻木不仁了。
顾西美索性让陈东来别回阿克苏,也管紧了景生和斯南,镇上的巴扎都不让去,天天吃三顿食堂。
好在宿舍门口家家户户春天都开田种菜,要葱蒜香菜青菜辣椒什么的,直接揪一把就行。
景生在鸡窝边上扎了一小片篱笆,黄瓜丝瓜番茄都结了果,篱笆下有两个小土堆,插了两个小木片,分别写着一和二,埋
着光荣牺牲下锅的一对鸡夫妻的骨头。
鸡窝里新买回来的小鸡崽又已经长大了。
斯南每每奉命来摘黄瓜,都要感叹一句:“鸡来鸡又去,还叽叽。”
六月一晃而过,到了月底,沈家和朱家的三个娃又被托到了西美这里。
西美正在收拾景生和斯南回上海的行李,知道他们要去十四团场向调查团情愿,忍不住劝了几句:“既然几千人要去,也不差你们四个,又要让幼儿园小孩子跪啊哭啊的做文章,那一年就没用,今年就能有用了?”
孟沁拧了她一把:“这不留着你这样的看守大后方嘛,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听说调查团七月初就要回乌鲁木齐了,两个月什么也没解决,再拖拖到哪一年去?”
曹静芝塞给她一个信封:“先放一个星期的伙食费给你,要是这次还不行,我们就参加百人团进京上访去。
凭什么云南的能回,黑龙江的能回,安徽苏北的都能回,就我们不能回?我们不是上海人?我们不是知青?”
沈勇也斩钉截铁地说:“没错,我们想好了,要么这几天调查团同意我们回上海,要么我们也像你大哥他们一样,去首都,要求见副总理,万人血书!”
见西美不以为然的表情,朱广茂叹了口气:“西美,当年我们这么多人里,你是最最坚持要回上海的,一有政策你就跑去团场问,想不到现在你反而得过且过了。
你能进教育系统编制是比我们农垦系统强多了,但你不更该为斯江斯南着想吗?”
西美脸红了又白:“国家已经允许知青回城了,这不是宣传说两三年里会逐渐安排吗?我们这么跟上面对着干又有什么用呢?我大哥他们版纳知青,有回去半年的,十个有八个都没单位。
没单位工资哪里来?”
沈勇和朱广茂皱着眉不说话。
“没单位肯接受我们!
年龄、学历都是问题。”
西美哽咽道:“我爸还是烈士呢,单位也不肯接受我大哥顶替。
我姆妈去了五次了,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厂里也有困难。
七十多万上海知青,现在回去了一大半,哪里来的工作岗位?还有应届生往届生、待业青年也排着队等分配工作。
像我大哥四十多岁了,再上个十几年班就能退休
,谁愿意要他?”
孟沁挑眉说:“就是这样我们更要斗争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