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还悲泣地诉说着自己的身世,以及无立足之地的现状。
公社领导和在场的人听得眼眶发热,不停地摇头、叹气,对她表示同情。
从孝天县来白沙铺检查工作的“三线”
工程负责人,破例答应接收白素珍。
白素珍又说,自己还有一个十岁的女儿,必须带在身边。
“这绝对不行!”
领导态度异常坚决地予以拒绝,“开什么玩笑!
去原始森林开山建铁路,环境那么恶劣,成年人都凶多吉少,小娃娃怎么能去?”
白素珍犯愁了:自己走了,女儿加枝怎么办?
交给三货么?三货老实本分,对姐姐百依百顺,只要把加枝托付给他,三货肯定会尽心尽力地照顾。
但是,三货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让他带着十岁的外甥女一起生活,多少还是有些不方便。
至于白大货和沙桂英,自然不能有半点儿指望!
思来想去,白素珍觉得还是让加枝回王李村比较好。
那里有加根,有奶奶,有好心的乡亲们。
不管怎么讲,加枝还是王家的骨肉。
把她送到王李村,不会受外人的歧视和欺负。
就这样,白素珍把加枝送回了王李村。
然后,她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奔赴祖国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和大漠荒野,投身到火热的“三线”
建设当中。
成功地挤走姐姐和外甥女之后,白大货又与三弟商量,把家里的这几间土坯房拆掉,改建成红砖瓦房。
“钱呢?建房的钱哪儿来?”
三货不解地问。
“钱可以由我和你嫂子去借,但你必须认一半儿的账。”
白大货回答说,“将来房子建成后,我们兄弟俩一人一半儿的产权。”
白三货想了想,也提不出反对的理由。
老宅确实太破了,下雨到处漏水,刮风四面透风。
既抵不了严寒,也挡不住酷暑。
如果不拆了重做,大哥在这里结婚也不像样子。
兄弟俩统一意见后,白大货和沙桂英就去找亲朋好友借钱,东拉西扯地弄到了六百元,开始拆旧宅、建新房。
新房建成之后,白大货和沙桂英就开始筹办他们的婚礼。
为了把婚礼办得红红火火,让更多的人见证他们的幸福,当然,也是为了多收些礼钱,两人到处发布消息、送请帖。
白沙铺的亲戚朋友自不必说,同生产队的社员、白沙铺小学的老师、公社印刷厂的同事,他们个个都邀请。
白大货还专门去万安村请他的生母,去王李村请他的姑妈,给远在陕西的白素珍发电报。
他甚至不辞劳苦,历尽艰辛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二弟二货和妹妹素华。
二货在肖港公社,素华在陡岗公社,离白沙铺都不是太远——他们的父亲当年并没有把他们送给太远的人家。
多么好啊!
借办婚礼的机会,让离散多年的兄弟姐妹团聚,与亲生母亲重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