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951年9月《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歌唱祖国》的歌词,继而中央乐团在中央电台播放了《歌唱祖国》大合唱,从此这首歌流传到国内外。
而这首歌最有名的逸闻是,当它第一次被寄给当时国内最有名的音乐杂志时,曾被编辑退稿,原因是当时我们唱的《东方红》都是五声音阶的,而《歌唱祖国》听上去感觉不像中国歌。
1951年9月15日,这首歌写成的一年后,终于在《人民日报》第一次发表了。
从此响彻祖国大地。
所以,同学们,如同我们学习一样,干什么事都会有艰苦与困难,只我们坚持下去,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燕子指挥着大家一起演唱了《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声从小山坳腾空而上,同学们的脸蛋儿上,都带着自豪骄傲的神情,少男少女的心儿和着无限的向往,在五月的天空尽情飞翔,山风把歌声捎带得很远很远……
放学回宿舍后,小刘大刘便忙开了。
忙着这几天来所有的拍摄录像录音,重新组合编辑,压缩在短短的二十分钟内,作为将在现场会上放映的,半山寨小学支教工作汇报重头戏。
现在,庄严而令人激动的一页,终于翻开了。
5月15日上午十点正,五省教学现场会,在嘹亮的国歌声和热烈的掌声中,于半山寨小学大会场里如期准时举行。
来自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和河南省的三百三十名代表,齐齐一堂,共商21世纪五省教学大事。
五省代表都在会上发了言。
高科技的音相画把代表们的发言与商榷,变成各种涌动的文字和激越的画面,将与会代表们的视野与审美,成功地进一步地推到了现场会的一个个**。
中午,与会代表每人一盒盒饭。
这些白发苍苍的业界泰斗,黑发飞扬的中年精英和口若悬河的青年才俊们,一个个兴致勃勃的吃得津津有味,几乎所有与会代表都边吃边聊谈,就各自最感兴趣的问题和事情,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求同存异。
代表们吃饭时,比他们更忙忙碌碌的,就是各省派出的媒介记者。
只见,半山寨小学的食堂里,食堂外甚至操场上,各种长枪短炮对着与会代表猛扫。
记者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挖掘或采访到有价值的和独家的猛料。
师生们则和两校领导,一起担当了现场地会业余讲解员。
与会代表尽管人手一册现场会指南,却仍需要学校人员配合,才能弄清楚许多事例。
所以,七个人也没比新闻记者们少忙。
苏丹正在给一位河南省女代表介绍,有人拍拍她肩膀:“嗨,奇书,我们又来了。”
苏丹扭头,原来是那个省报记者部赵主任。
在赵启烟主任的一边儿。
含笑站着负责全省教育动态的小于,负责全省支教动态的小东。
河南女代表也与赵主任是老朋友,俩人聊起来,苏丹就与小于,小东漫谈。
小于问:“忙坏了吧?瞧这巨大变化的。”
“我们算什么?全靠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啊!”
小东说:“我看了展览厅,半山寨小学送展的五个专辑,不错,真的不错。”
她扬扬手里精美的小纸袋,里面是经过县广播电视台连夜编-->>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