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它会迷路,会沉睡,会等待。
>但只要你愿意喊一声“我回来了”
,
>总会有某个角落,轻轻回你一句:
>“我听见了。”
>
>??林远
没人知道是谁写的。
清洁工说早上打扫时还没有,第二节课间就有了。
校长看了许久,最终决定不让擦掉。
于是那几行字一直留在那里,被阳光照耀,被粉笔灰覆盖,又被孩子们悄悄描摹。
有些学生甚至把它抄在作业本扉页,当作护身符一般珍藏。
多年以后,当第一批在“声归行动”
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走上社会,他们中有记者深入偏远山区记录濒危方言,有音乐人创作以真实录音为基础的交响诗,有心理学家建立“声音疗愈中心”
,帮助创伤患者重建语言表达能力。
而每当有人问起这一切的起点,他们会说:
“是从一句‘我回来了’开始的。”
没有人知道林远后来去了哪里。
有人说他在西北参与建设新一代量子声波解析系统;有人说他隐居山林,编写一部关于“人类集体记忆演化史”
的巨著;还有人说,他其实从未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化作千万个细微的震动,在每一次真诚的诉说与倾听之间,悄然共振。
唯有每年清明,清河小学的孩子们会在坟山前点燃一盏纸灯笼,挂在李素华墓旁。
灯笼上写着一句话:
>“外婆,我们都在说话,您听见了吗?”
风起时,烛火摇曳,仿佛有谁在黑暗中轻轻点头。
而在千里之外的某个车站月台,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正踮脚往广播喇叭里塞纸条。
工作人员好奇地捡起来看,只见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妈妈,今天我考了满分。
我说‘我回来了’,你听见了吗?”
广播没有播报,人群匆匆而过。
但就在那一刻,远处一辆即将驶离的列车,汽笛忽然长鸣三声,悠远绵长,宛如回应。
夜风拂过大地,卷起无数细碎的话语,送往未知的远方。
它们不再是孤独的呼喊,而是连成一片的回响。
一场无声的革命,已在人间悄然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