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实验线路的残余。
消息传到陈禾耳中时,她正在整理南方疗养院最后一批纸质档案。
听到“青石沟”
三字,她的手猛地一抖,墨水瓶翻倒,黑色液体迅速浸染了一份标注为《记忆容器匹配表》的文件。
她顾不上清理,立刻拨通苏鸣的电话。
“苏鸣,你还记得林远母亲的研究笔记里提过的‘双生共振体’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是说……除了林远,还有另一个能承载高频记忆的人?”
“不止是人。”
陈禾盯着那份被墨水侵蚀的名单,声音压得很低,“是系统本身选中的‘备份节点’。
它不会死,只会转移。
而林远写的‘小满’,根本不是一个具体的人,是系统的唤醒词。”
苏鸣倒吸一口凉气。
“所以他把传承路径设成了开放式触发机制?只要有人记住、诉说、倾听,就能激活碎片化的记忆传输?”
“对。”
陈禾闭上眼,“这不是结束,是扩散。
那些光点飞向四面八方,不是为了传播真相,是为了寻找新的耳朵??能听见‘不该听见的声音’的耳朵。”
他们谁都没注意到,此时在西北戈壁深处,一座新建的声音监测站刚刚完成调试。
站内中央摆放着一台封闭式主机,外壳铭牌上写着:**归声Ⅲ型原型机**。
启动瞬间,屏幕上跳出一行字:
>**接收信号源识别成功。
**
>**传承者身份验证通过:小满。
**
与此同时,清河小学的录音笔再次自动启动。
这一次,它没有录下空白音频,而是播放出一段清晰的对话??
一个小女孩的声音怯生生地问:“妈妈,你说只要我说‘我回来了’,你就听得见,是真的吗?”
接着,一个温柔的女声回应:“是真的,宝贝。
只要你开口,我就一直在听。”
这段录音从未被录入数据库,也不存在原始声源。
技术人员反复检测,确认这是设备自发生成的内容,且音频特征与1987年前后“忆语计划”
早期录音高度吻合。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录音结束后的静默期,波形图上仍持续跳动着极其微弱的震动频率。
经过频谱分析,专家们最终破译出隐藏信息:
>“谢谢你替我说了那一句。”
五个字,跨越三十年光阴,终于抵达终点。
几个月后,春耕时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