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七十二小时后,系统恢复。
但人们发现,自己已不再需要那么多“模拟声”
。
“我们差点忘了。”
林小满在日记中写道,“最好的声音,从来不是最完美的,而是最真实的。”
风波平息后,联合国正式将每年冬至定为“世界倾听日”
。
首年活动上,七口古井同步鸣响,音波穿越地脉,在空中交织成一首无词之歌。
苏鸣站在蒙古戈壁的中继塔顶,手持陆鸣的竹笛,吹响了第一音。
那一刻,全球数百万参与者同时闭眼,静默十秒。
十秒后,他们睁开眼,说出同一句话:“我听见了__________。”
答案五花八门:
“我听见了风吹过妈妈坟头的草。”
“我听见了儿子藏在愤怒下的委屈。”
“我听见了敌人枪管里的颤抖。”
“我听见了自己多年未说出口的‘对不起’。”
而在南岭村小学的教室里,那个曾听见“远方生日祝福”
的小女孩,轻声写下:
“我听见了爷爷在星星上拉二胡。”
她不知道,千里之外的养老院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对着录音机哼着同一支曲子。
他不知道孙女听得到,但他坚持每天傍晚都拉一遍,因为“她说过最喜欢听这个”
。
两股声音,从未连接,却在同一频率上震动。
陆鸣和林小满最终搬回了南岭村。
他们在梨树旁盖了一间小屋,屋顶铺满共鸣板,墙壁嵌着七块取自古井的陨铁碎片。
屋里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信号,只有一台老式录音机,和一排排手写标签的磁带:《春雷》《夏蝉》《秋叶落》《冬雪融》《孩子的梦话》《老人的叹息》《猫叫》《狗喘》《风穿过破窗》……
每盘磁带,都是他们亲自采集的真实声音。
有时,村民会来借录音机,录下想对逝去亲人说的话。
陆鸣从不阻止,也不播放。
他只是默默将磁带编号,存入屋后地窖??那里已堆满上千盘“未寄出的信”
。
“你不担心它们被滥用吗?”
林小满曾问。
“不怕。”
陆鸣说,“真正的倾听,从不怕被听见。
怕的是,从来没人愿意说。”
某个雨夜,一道闪电劈中梨树,半边树干焦黑断裂。
村民都说树活不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