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召公是“文王庶子”
,即大姒之外的妾所生,但此说不确,因为召公家族又被称为召伯,周人的“伯”
必须是嫡长子。
4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287页。
5西周初有“厦侯旨鼎”
,铭文有“厦侯旨初见事于宗周,王赏旨贝廿朋,用作姒尊彝”
。
这位愿侯旨是召公爽的儿子或孙子,被册封为燕(厦)侯,在获得周王的赏赐之后,为祭祀母亲或祖母“姒”
铸造了铜鼎——这位“姒”
很可能是和大姒一起嫁到周族的姐妹。
召公家族其他铜器还提到有一位“父辛”
,虽不能确认是谁,但由此可见,召公家族一定程度上已经商化。
参见曹斌等《厦侯铜器与燕国早期世系》,《江汉考古》2016年第5期。
6史书和甲骨卜辞中都没有商王在位的具体年数,这是“夏商周断代工程”
构拟的时间。
参见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第630页。
7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10期。
以下凡该基址的基本信息、数据及图片,未注明出处的,皆出自该书,不再详注。
8平面图改绘自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原图绘制较早,当时还没有发现西厢房内的H31窖穴。
复原图摘自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9李学勤:《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文物》1981年第9期。
10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第110页,图版第64页;徐锡台:《周原甲骨文综述》,三秦出版社,1987年,第114页。
11“西”
字,陈全方释为“兹二徐锡台释为“是”
,都是指示代词。
“获”
字,徐锡台认为该字左边是“舟”
部,释为“般”
;但摹本显示是鸟形的“隹”
,应从陈全方释为“获
第十八章《易经》里的猎俘与献俘
自迁居周原,周族始为商朝的附庸族邦,代价则是捕猎周边山地的羌人献给商朝充当人牲。
商与周的这种关系,从古公亶父晚年开始,历经季历和周昌两代人,甚至可能持续到灭商之前的周武王初年。
同期的商朝,则经历武乙、文丁、帝乙(小乙)和帝辛(商纣)四代商王,跨度超过五十年。
在史书和文献里,周人的这段历史被抹去了,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和这段历史一起被遗忘的,是商朝的鬼神血祭文化。
自周朝建立,人们的记忆里便再也没有了那个血腥、恐怖而漫长的年代,“历史”
成为一连串古代圣王哺育和教化群氓的温情往事。
但即便如此,仍有些蛛丝马迹被保留了下来,这便是文王周昌创作的《易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