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文丁王在位时间不长,可能只有十一年。
在他驾崩前不久,季历到殷都献俘,却诡异地被杀死。
《竹书纪年》的记载是:“文丁杀季历。”
此外,没有更多信息。
事实上,文丁王和季历可能都是死于商朝内斗。
下一位商王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第二十九王),他一上台就废除了商朝传统的祭祀方式,改用了一套被现代研究者称为“周祭”
的制度。
当然,这个周祭和姬周族毫无关系。
它的特点是不再祭祀上帝及山岳河川、龙、凤、四方等自然神,只祭祀历代先王;而且,统一规定给各位先王献祭的时间和方式,形成一张一年周期的巨大值日表,不必再临时占卜决定。
而这限制了占卜师和祭司的权力。
“周祭”
是商代第二十四王祖甲最先发明的,被董作宾先生称为商人的“新派”
宗教。
但祖甲死后,旧宗教迅速回潮,直到末代二王帝乙和帝辛(纣王)时期,新派的“周祭”
才算正式确立下来。
新派宗教甚至不仅称先王为“帝”
,也称在世之王为帝,所以商朝末代两王的称号分别是帝乙和帝辛(纣王)。
按照商人的传统宗教,这肯定触犯了天界上帝的独尊地位,几乎是大逆不道的僭越。
商朝上层的这场宗教改革可能伴随着宫廷内的派系斗争和政变。
文丁王的死因难以确定,但季历属于老王亲信,自然是新王帝乙的对立面,所以他很可能是与文丁王的势力一起被消灭的。
帝乙初年重启革新,新旧两派争的就不仅是仪式,也是权力分配。
老派宗教祭祀的各种自然神,可以包含一些非商族起源的神灵,这为商王拉拢异族提供了操作空间。
新派却是一个更加保守的王族小群体,排斥一切没有商王族血统之人,因而季历这种当红的蛮族酋长自然下场堪忧。
季历死时,周昌可能还不到十岁,应当会有老练的家族成员“辅政”
。
《竹书纪年》记载,帝乙二年,“周人伐商”
。
这显然是不自量力之举,所以,现实地看,也许是周人不得已介入了商朝内战。
周族的直接领导是老牛坡的崇国,而武乙王也数次亲征关中,应该和崇国关系非常密切。
也许在文丁王死后,崇国曾纠集周之类的番邦介入朝廷内战,但帝乙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这次勤旧王之举也就只能是半途而废。
帝乙似乎没有报复西土的这些侯和伯的举动。
他和父亲不一样,对西部的扩张事业可能并不感兴趣,只要羌人俘虏能一直按期送到殷都献祭给列祖列宗就行了。
而且,像周这种蛮族的首领也很可能不再有获得重用的机会,并被禁止进入殷都,毕竟崇国这种西土侯国足以管理他们。
所以,在甲骨卜辞里,帝乙上位之后的三四十年中,周族上层再没有获得商王赏识的记录。
幼年的周昌只能安于他的西土生活。
这个小邦又经历了四十余年沉寂的时光,直到因为周昌晚年发生的某些事变,才再次进入庞大商朝的视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