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13章(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个时段划得有点窄且略有偏早,综合考虑,它基本属于距今3400—3300年范围内。

季惠萍:《被遗忘的傲都:郑州小双桥遗址》,《大众考古》2018年第12期。

“我”

、“义”

(羲)两字的甲骨文造形,像是一把三齿斧状兵器。

目前还未发现双齿或三齿兵器,但在商代它们应当存在过。

陈旭:《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即徽都说》,《中原文物》1997年第2期。

钟华:《河南省郑州市小双桥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南方文物》2018年第2期。

GideonShelach,“TheQiangandtheQuestionofHumanSacrificeintheLateShangPeriod.n

良渚文化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比较大,但“良渚古国”

特指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共同体,它有堆土兴建的大型“城墙”

(土堤)、宫殿区和水坝,检测发现,这些设施的建造时间在距今5000—4900年之间,而在距今4800年之后,王宫区建筑废弃,也不再有王级别的墓葬,显示古国的王权已经解体。

此后,古城范围内一直人烟较多,但只能维持部落权力结构。

参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2019年。

第八章武德沦丧南土:盘龙城

早商王朝的扩张能力往往出人意料,向南方,最遥远的城市是盘龙城,位于今武汉市郊黄陂区一片湖水环抱的半岛上。

在二里头-夏朝时期,盘龙城已经是一座小有规模的本地聚落,居民几乎完全使用石器,只有极少的小件铜器。

制陶业发达,能生产当时独步天下的硬陶和原始瓷器——和常用的陶器相比,它们坚硬光润,烧制温度更高,陶土配比和工艺也更复杂。

那时这里已经有烧制大型陶器的“长窑”

,刷新了人们对夏商时代的认知:地下窑穴长达50米,中间有几个窑门,一次可以烧制大量产品。

显然,这是一种专业化的生产,而且本地也有充足的森林充当燃料,河道可以连通长江和汉江,便于陶器产品通过水路销往外地。

1

约3500年前(盘龙城文化四期),一支商人远征队出现在盘龙城繁忙的陶器码头。

他们装备着锋利的青铜兵器,如矛、戈、刀、钺、弓矢等,而满身烟尘的土著却只能任由外来者安营扎寨,发号施令。

南中国长江流域最早的冶铜基地和铜交易中心,就这样出现了。

此时,商朝已经开国数十年,但统治中心在郑州商城,长江流域的居民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北方王朝的声威,更不知道这些人为何来到这遥远的南土世界。

长江中游有高品位铜矿,还有生产青铜必需的锡矿和铅矿,而这正是商人远征队一直寻找的东西。

他们跋涉了无数河流和山地,可能花了不止一代人的时间才来到此地。

虽然盘龙城本身没有矿藏,但它位居汉江和长江交汇之地,是长江中游通往北方的枢纽,也是各种冶铜原材料最方便的集散地。

当然,长江和汉水的支流众多,交通便利并非盘龙城独享的优势,商人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小小半岛立足,还因这里一直有大规模的制陶产业。

制陶和冶铸有相通之处,便于商人利用当地居民发展冶铜产业。

此外,盘龙城此前的陶器外销,也使本地人比较熟悉长江商路,对商人来说,这些经验很有价值。

而江汉地区不仅有悠久的新石器文化,有过大型水利设施和繁荣的稻作城邑,还有民众参与度很高的乡土宗教,所以商人在这里设置据点,长期经营,自然和当地居民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深。

只不过,双方都难以预料它的结果:一百多年后,如日中天的早商王朝会因南土的影响而崩溃。

长江边的青铜产业基地

立足盘龙城后,商人逐渐向周边地区扩张,待冶铜产业初具规模,便开始建设夯土城池和宫室。

此时,属于盘龙城文化第四期末段。

盘龙城的内城不大,东西宽260米,南北长290米,面积7.54万平方米,尚不如夏都二里头的宫殿区。

城的四面各有一座城门,城墙采用版筑法,宽和高都在10米左右。

2长江流域原本没有版筑工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咸鱼女配,她靠巅峰系统爆红热血传奇之开局签到隐身戒指快穿之灵愿收集我的锦衣卫大人地球人真恐怖重启人生谈小天木叶之最强嘴遁诡异世界摸尸人天降热搜!大佬哄妻超高调!嫁国舅木叶养猫人这真是写轮眼快穿之宿主是个大Bug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穿成团宠后她暴富了督主大人是个妻管严从武学专用版作弊器开始被逼相亲,我闪婚千亿富豪美漫大恶人要修仙就上一百层我才不是精灵文配角我在大唐当侯爷天下豪商成神从种田开始顾道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