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甲骨堆里还有一具完整尸骨,发掘者推测是甲骨保管人,最后被“随葬”
给了甲骨档案,成为守护窖穴之鬼,保护着这个秘密长达三千多年。
武丁王留下的甲骨很多,在殷墟的散布范围也更广,远不止YH127。
乙区祭祀坑大都是供奉给先祖的,但王宫区面积有限,几次祭祀就可以用掉这片广场,武丁只好在沮河北岸规划新的王陵区和祭祀区。
此后,乙区殿堂的宗教职能减少,功能上逐渐向甲区靠拢。
占卜师家族的繁衍也很快,他们向南搬迁了数百米,在今小屯村一带形成了新的占卜师聚落。
10
在乙区西南侧十余米处,是被发掘者称为丙区的部分。
这块基址范围很小,方圆不过三十米,而且遗迹很特殊,只有一些窄小的夯土台和祭祀坑。
有五座祭祀坑埋有被砍了头的人,其中一座埋有20人,其余四座都是3人;有些祭祀坑埋的是狗和羊;有八座则填满黑色灰烬,混杂着羊骨;还有些是空的。
灰烬是焚烧祭品的“燎祭”
遗存,空的坑里献祭的应该是酒和血。
由此推测,这些窄小的夯土台不是普通建筑,而是献祭的祭台,用来屠杀、分割人和牲畜,摆放祭品。
商王的祭祀有很多种,直接埋入地下的只是一部分。
在甲骨卜辞里,商王也常祭祀自然神,有四方风、鸟、河、岳等,对这些神,经常使用燎祭。
丙区的祭台和祭祀坑可能主要供奉自然神。
11
乙区和丙区的东南侧,也就是发掘者称为“丁区”
的部分,有一组大型建筑,可能是商朝王室的“大学”
,我们后文会详细介绍。
商人各族邑聚落星罗棋布在王宫外围,形成直径达五六公里、广阔而松散的“殷墟遗址群”
,地跨阻河南北,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
每座族邑聚落都是一个基本独立的经济单位,周边是自己的农田和牧场,也大都有自己擅长的手工业作坊,如铸铜、制骨、制陶等。
此夕卜,肯定还有不容易留下遗迹的产业,如纺织、印染、木器(造车)、皮革和食品加工等。
武丁王建设的殷都使用了200年左右,虽然有过小规模的改建和扩建,但基本格局一直未变,直到商朝终结。
刚对殷墟进行考古发掘时,还没有人意识到殷都如此庞大而松散,毕竟,最初的“殷墟”
概念只是小屯村北出土甲骨的王宫区。
所以,初期的保护区范围非常有限,甚至安阳市西北郊还被规划为钢铁工业区,结果,大量商代遗址遭到破坏。
在工厂、楼盘、铁路和机场的缝隙中,仍不时有商代族邑被发掘出土,它们普遍用人祭祀、奠基和殉葬。
这是商文化,也是中国上古人祭文化最后的“辉煌”
。
王陵与殉葬人
宫殿区向西北方5公里外,是殷都王陵区。
从1935年开始,王陵区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已发现十多座王级墓葬,墓穴的边长都超过10米,有的甚至20多米,深度也超过10米。
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王级墓区,有些因地下水涌出而无法发掘。
墓穴在建造过程中,一旦挖得过大过深,运土和安置棺椁等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为此,需要建造缓坡形的“墓道”
以方便进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