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商王朝建立之前(学者称之为“先商”
),商族人究竟生活在哪里,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对此,考古学一直没有答案。
发掘工作只能显示,有一群形象模糊、落后的人居然攻灭青铜王朝夏-二里头,建立了商朝。
夏都二里头被外来者占领后,增加了一些外来样式的陶器,但难以解释的是,这些陶器并没有统一的风格,如前文所述,有的属于河北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下七垣文化,有的属于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
之后,商人新建了两座城邑——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但其陶器也分为好多种风格,多样程度甚至超过被占领后的二里头古城。
上古时代,即便是同一种陶器文化内部,通常也存在着众多部落,彼此互不统属,甚至不共戴天。
而来自不同陶器文化的人群居然共同参与了灭夏和建商,这委实让人难以理解。
这群灭亡夏朝的所谓商人,到底来自哪里?通过考古能不能找到他们的聚落?
初看起来,这个问题应当不太困难。
比如,夏朝一二里头的创建者来自新碧;再如,灭商之前的周族人曾在陕北山地生活(碾子坡遗址),后来又迁到关中的周原,甚至考古工作者还在周原发掘出了周文王起居的宅院。
关于商人在灭夏前的生息之地,学界曾有过两种猜测。
其一,受王国维及殷墟发掘的启发,傅斯年提出了“夷夏东西说”
,认为夏朝代表晋南和豫西等地的西部文化,它的对手商人是东夷,属于东方文化,所以傅斯年猜测,位于豫东的商丘古城应当是商族人的兴起之地。
]20世纪末,傅斯年的学术传人张光直借助美国人类学的资源和影响力,曾经和国内考古学界合作,在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地区寻找“先商”
,但没有发现任何迹象。
其二,随着陶器“器型学”
成果的积累,有些考古学者认为,夏商易代时,来自河南和河北交界处的陶器文化曾侵入中原,所以应该在下七垣文化里寻找“先商”
。
2但数十年来,考古工作者并没能找到任何稍具规模的城邑,只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型农业聚落,丝毫看不出有灭夏、建立王朝的气象。
所以,从考古上,商族在灭夏之前的定居地无影无踪,攻占夏都二里头的人的来源也很复杂。
但是,对于这些考古学难以解释的现象,古人的史书里却可能藏着答案。
《诗经》和《史记》里就有商族始祖起源的传说,但也难免掺入一些周朝之后增加和改写的内容。
我们先来看比较古老的。
据说,商人始祖是一名叫简狄的女子,有次在野外洗澡时,她见到玄鸟产下一枚卵,就吞了下去,结果生下儿子契,繁衍出后来的商族。
上古时代,常有女子未婚生育的神话,据说这是母系时代“知其母,不知其父”
的特征。
周族史诗也是如此,他们的女性始祖姜嫄在荒野踩到巨人脚印而怀孕,生下弃(后稷),从而繁衍出周族。
3
《诗经?商颂?玄鸟》对契降生的描写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长发》则是:“有城方将,帝立子生商。”
有嫉是简狄所在的部族,“有嫉方将”
是有嫉氏将要兴起之意。
玄鸟,喻指上帝(天)和商人之间的独特媒介,至于是什么鸟,则有燕子和凤凰等不同解释。
契长大后,脱离了母亲的有嫉氏部族,建立起商族。
商之名来源于“商丘”
,而这个地名更古老,和代表东方的辰(晨)星之神有关。
据说,上古时代有一位叫高辛氏的半神帝王,他的两个儿子不和睦,整天打斗,高辛氏一怒之下把小儿子安顿在了“大夏”
(晋南),负责祭祀傍晚的参星;把大儿子安顿在了商丘,负责祭祀黎明的辰星,由此,辰星也被叫作商星。
传说的结尾,诸神已经离开大地,契开始定居在商丘,他的部族也获得了“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