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家族背景]
高宗仪嫔出身正黄旗包衣黄佳氏,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此支黄佳氏世居贝浑山秦地方,是清代黄佳氏中一个重要支系。
此支黄佳氏的始祖名为宁古齐,国初来归,为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是否属于辛者库人则不明。
宁古齐入旗后,其孙福哈达仕至内管领,曾孙舒禄从征立有军功,封为云骑尉,仕至员外郎兼内管领,舒禄的同辈赫达色亦仕至内管领,佛保仕至散秩大臣,跻身高级官员之列。
其后,宁古齐的玄孙永福得到世宗雍正帝重用,由膳房总领陆续升任内务府护军统领、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并署理总管内务府大臣,再次跻身高级官员之列,最后以内大臣的身份从征,在乾隆元年卒于军营。
仪嫔之父名为戴敏,是永福的堂兄弟,原任副内管领。
高宗即位之后,在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下旨,将仪嫔家族抬入本旗包衣佐领下,①又在乾隆二年特地补放戴敏为圆明园额外七品副总领。
②整体而言,仪嫔出身的黄佳氏家族属于内务府中高级官员阶层,拥有相当的门第,但仪嫔的父亲戴敏仕宦则不太出色,处于家族边缘。
③
[入宫背景]
仪嫔出身内务府包衣,为包衣管领下人,因此,她应该是在雍正朝通过挑选内务府秀女被选为官女子入宫,在高宗潜邸伺候,因故被收为妾室。
[宫廷生活]
关于仪嫔的相关记录十分匮乏,目前只知道仪嫔于潜邸侍奉高宗,在高宗即位的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时她还在世,被诏封为嫔。
但是在同月二十八日,高宗则下达上谕,将其追封为仪嫔。
宫中档案亦记载,“雍正十三年九月内仪嫔薨逝”
④,证明其在九月内薨逝。
仪嫔作为上三旗包衣出身的侍妾,没有生育过子女,却能在高宗即位时即得到嫔位,可见其得到高宗相当的重视。
————————
①《奏报办理册封妃嫔贵人常在事宜折》,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档案号:奏销档189-01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②《奏为仪嫔之父戴敏补放圆明园额外七品副总领事》,乾隆二年十月初三日,档案号:05-0016-00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此段黄佳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④《奏为修理哲妃仪嫔云答应三衙派员料估钱粮数目事》,乾隆三年四月二十九日,档案号:05-0020-0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根据档案,仪嫔薨逝之后,“送至东直门外六股道,哲妃金棺衙门东边所有房一所暂行安奉”
①,之后在乾隆十七年奉安裕陵妃园寝。
[封谥释义]
仪嫔的封号为“仪”
,满文作“koolingga”
②,意为“合乎礼法的”
“有礼仪的”
。
第三节清高宗乾隆帝即位后娶纳的外八旗出身的后宫
一、舒妃
[简介]
高宗舒妃,正黄旗满洲叶赫纳喇氏(叶赫勒氏)③,兵部左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永寿之女。
雍正六年六月初一日生。
约于乾隆五年前后参加八旗选秀,被指定为贵人入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