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孝诚仁皇后出身穆瑚禄都督系赫舍里氏,此系的始祖名为穆瑚禄都督,原世居都英额地方,后来迁居哈达地方。
其生有八子,均有后代流传下来,是清代赫舍里氏一姓之中最著名的一系。
孝诚仁皇后为穆瑚禄都督第七子特赫讷之后代。
特赫讷之子瑚什穆巴颜生有两子,第一子名为硕色,第二子名为希福,都是当时颇有学识之人,被尊称为“巴克什”
,入旗之后,被编入正黄旗满洲。
硕色之子即清初名臣索尼,亦是世祖留给圣祖的四位“辅政大臣”
之首。
索尼生有六子,孝诚仁皇后之父噶布喇是第一子,后来康熙朝的知名权臣之一索额图是索尼第三子,亦即孝诚仁皇后的三叔父。
索尼是清初知名的大臣,在圣祖即位之前,他已经封为一等伯,任内大臣、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后来在康熙六年病故。
噶布喇作为索尼的第一子,没有承袭爵位,①在孝诚仁皇后入宫时任内大臣。
后来作为孝诚仁皇后之父得封一等公爵位,仕至领侍卫内大臣,最后在康熙二十年病故。
噶布喇生有两子和至少三位女儿。
第一子名为常泰,原承袭一等公爵位,仕至领侍卫内大臣;第二子名为常海,仕至佐领。
已知的三位女儿中,除一位为孝诚仁皇后、一位为圣祖平妃之外,另一位嫁给镶黄旗满洲钮祜禄氏公爵遏必隆之子一等公法喀为继妻,法喀是孝昭仁皇后之胞弟由此可以看出孝诚仁皇后家族作为清初名门之一的门第。
孝诚仁皇后家族虽然在清初时门第很高,但是一来受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索额图在政治上失脚以及“太子党”
的影响,二来受到雍正元年整理八旗佐领的影响,②所以从康熙朝后期开始,便在政治上转为低迷状态。
加恩封给孝诚仁皇后之父噶布喇后代的承恩公爵位,亦因常泰获罪以及常
——————————
①谨按,清初旗人社会流行幼子继承制度,爵位常由幼子继承制。
②谨按,清初八旗佐领在定性上比较混乱,至雍正朝才进行整体的整理和正式的定性。
索尼家族原本在正黄旗满洲拥有四个既成事实的世袭佐领。
一般来讲,这种情况会在雍正朝被正式定性为世管佐领,但是雍正元年时,世宗雍正帝只将其中的一个佐领定性为世管佐领,其余的均定为公中佐领。
这对八旗世家而言,打击十分沉重。
海绝嗣而最终由索尼第五子心裕的后代承袭。
①
[入宫时的争议]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孝诚仁皇后出身旗人顶级世家,其祖父为朝中辅政大臣之首,父亲亦官居一品,家中有世爵和世管佐领,与其他顶级世家亦有联姻,身份几乎无可挑剔。
但是,在当时,孝诚仁皇后的立后曾经有过不小的争议。
后来处理整拜一案之时获知,苏克萨哈和鳌拜均对册立孝诚仁皇后不满。
据鳖拜说:“立皇后时,苏克萨哈嗔怒年庚不对。”
据遏必隆说:“鳌拜借指苏克萨哈曾说‘若将噶布喇之女立为皇后,必动刀枪,满洲下人之女,岂有立为皇后之理。”
②鳌拜与苏克萨哈的这种说法,其实与清初的一种领主思维有关。
在清太祖和清太宗统一女真(满洲)诸部之前,女真(满洲)社会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各地都有不同的豪强割据一方。
其中规模比较大的称为“国”
,如叶赫、哈达等,他们的世袭首领称为“国主”
。
次一些的称为“部”
,如董鄂等,他们的世袭首领称为“部长”
。
再次一些的称为“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