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下来那套关于演员台词功底如何训练的“笨方法”
,就一直沿袭在“双唯”
的这些演员当中。
旁白该怎么念。
对话时该怎么说……这些流程从学校里系统化的学习,到一本接一本的杂志、小说、报纸的磨练……
就这么说吧。
目前,基本听不到有人吐槽肥仙儿、诗诗、或者娇娇、包子她们台词有多尬。
别的不提,就说林莄新……都知道林狗私底下说话一股大碴子味,咋改都改不了。
可他所有参演的影视剧中,配音的人基本都是他自己。
私底下天天大碴粥不假,可电视上,永远听不到任何东北味儿。
这都是被“王治文训练法”
一点点水磨工夫给打出来的。
其他人如此,娜扎亦如此。
这旁白听的他觉得很舒服。
而随着这段念白结束,另外一个声音说道:
“加固的时候,一是成分,第二就是浓度……”
随着这位头发稀少,身材微胖的老师傅坐在镜头前,通过一把折扇,一点点的给举例子,把“去黑”
这一步到底该怎么做给表达出来,画面镜头再次切换到了《游春图》上面。
先是娜扎的旁白,向观众解读为什么要给画作“去黑”
,接着是这位老师傅解答理论,最后是画面中,那去黑前后对比下的《游春图》……
还别说,单单就这一幕,看的许鑫就满意了。
没错,《故宫》这纪录片要的就是这种风格。
它并非是什么重意而不重形的高山流水……恰恰相反,这部纪录片的视角,始终都是这些修复文物的老师傅们。
通过一件件被他们复原的古董,来表达出他们精湛的手艺,与背后付出的辛苦。
用纪录片这种客观的视角,结构出这一门手艺的传承,与天朝对于古董文物保护工作所做的努力,这才是这个纪录片的核心思路。
让更多的年轻人产生兴趣,解答他们对于如何修复文物的疑惑等等。
原本许鑫还担心,这支年轻的团队哪怕在自己的指导下,做足了准备工作,第一次拍出来的效果也不会很好……要么是照本宣科,要么是跑偏难调。
可……当这一幕片段看完之后,他心里却瞬间踏实了。
不错。
这纪录片的味儿就对了。
就这么拍,没毛病。
不过他没着急夸。
这才刚开始……作为总导演,他得很负责的把大家拍的东西看完才行。
可不管怎么说,心里确实很欣慰。
对嘛……
纪录片就得这么拍,找到清晰的主旨、立意,用摄像机记录下最真实的影像资料……
忽然他眼神一动。
说起来……
《舌尖2》好像是今年上吧?
想到这,他拿出了手机,找到了方修的微信,发过去了一条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