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是这样,你一个月来一次,每次也就是送三百多斤,对吧……”
“嗯?”
“我呢,最近琢磨把清河路的一个铺面盘下来,所以,所以……”
林老板将烟头扔到地上用脚碾灭了,“老哥哥和你说,能不能每月多给我供点!
不多,每月有个八百斤就够了……当然再多我也吃得下……”
“这不好办啊……”
赵昊两手一摊,脸上显出非常为难的样子,这是他从自己老母亲处学来的。
生意场就是舞台,大家相互演戏,谁演得好,谁就能在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汇中占到便宜,虽然是一点小便宜,但日积月累之下带来的好处也不可小视,多好大商家都是这样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
“林老板,这个真不好办啊……村里情况你是知道,大家就这点产量,这还是农闲时候,要是农忙,对吧……”
赵昊笑嘻嘻的说道。
林老板面孔一红,他被无声无息的刺了一下,对面的年轻人对他前几天的小动作一清二楚,但却没有撕开了讲,点了点而已,算是留面子。
他叫林东方,没什么文化,在县城里开个小饭店的,雇了几个小工,早晨蒸馒头炸油条,中午卖盒饭,晚上则开灶点菜。
生意很不错,尤其是他家的面条,用的都是中滩村的“产品”
,价钱比普通切面更贵,但县城里大家都好这口,每天限量供应,总是被一抢而光,按照那些老熟客的说法“这面就是不放浇头,光用酱油猪油一拌,都特别的好吃特别的香!”
靠着这碗面,他也在县城打出了名气。
林老板不但手艺好,他做生意也很有一套,知道自己靠这面条出名,就一直想办法要把这面条的货源全部捏到自己手里。
中滩村在县城里有三家固定客户,林老板觉得,如果能跳过“中间人赵昊”
,直接去村里收货,不但能把价格压下来,而且等于是独家垄断,眼下要开分店对,这样掌控了上游货源后心里也踏实些,再说就算自己用不掉也可以作为经销商往外卖嘛。
隔壁几个村的挂面,虽然味道也不错,但和中滩村的比起来总是差了些什么,蒙蒙图新鲜的外地人是可以,但本地老食客一吃到嘴里,马上就能辨出味道来。
结果自以为很懂“生意经”
的林老板径自开着自己的五菱之光鬼子进村似的摸进了中滩村。
巧得很,正好有一家在做挂面,他大喜过望,连忙借口问路去套近乎,和男主人递了两支“一品黄山”
后,双方熟络起来,他乘机提出要收购挂面的要求。
当时男主人并没有答话,他以为对方没明白自己的意思,便怂恿对方直接把货色交给自己,不用让那个姓赵的年轻人从中剥一道皮。
结果,对方听完后,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客客气气把他请出小院。
林老板不死心,又在村子里转悠起来,想和别家达成收货协议,他琢磨着,只要有一家同意,那就是打开缺口了,结果非但没得逞,还被其中一家的泼辣主妇给活活骂出去。
这时候,他才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小青年,竟然是大学生村官,而且在村里颇有威信,一番碰壁后终于知道自己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当下急急忙忙开车离开,生怕被赵昊撞见。
其实,他从第一家出来的时候,男主人就让自家小子去村委会通风报信,让赵昊做好准备,并且拍胸脯表示,只要小赵一句话,大家就把这奸商从山上扔下去!
就和当年对付落单鬼子一样!
赵昊被吓了一跳,但也没激动,自己反而躲开,他吃准了林老板肯定会无功而返。
若是换在两年前他少不得要亲自出面呵斥几句,诸如怎么能跳帮;不讲信誉等等。
那时是因为心里没底。
但现在,他明白,村民和自己就是一条心,自己在村里花了多少心血,大家都是看到了,虽然嘴上不说,可,可老百姓的心里都和明镜似的。
关键时间当然知道该怎么办。
而且赵昊也不是那种只管自己做的人,他明白,要让大伙跟着自己走,就必须得把思想统一起来,比如这个集中供销的做法,晚上在村委会集中学习上课的时候,他就会拿出来和大家讨论,一开始,大伙觉得,玩去哪没必要,反正货色不愁卖,谁出价高给谁就是了,甚至有人冷言冷语的说他是不是拿了别人的好处,才贱卖给三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