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你们还说风凉话,有没有点觉悟。
我劳动我光荣。”
公社的人哈哈笑,“……”
没工分分不了粮食,看你还光荣不。
这边苏卫民才离开队里,大伙儿要去下地干活呢,就听到拖拉机轰隆隆的声音了。
车上堆着一拖拉机的粮食,粮食上面还坐着人一群人,。
得亏拖拉机开的慢,要不然还挺吓人。
开车的是李芳。
她一天刚蒙蒙亮就出门了。
这不,早上上工之前,隔壁大队就把粮食给装上车了,然后给拖过来了。
苏家屯大队的社员们嚷嚷道,“李知青,你们这是干啥呢?”
李芳喊道,“隔壁大旮旯大队的,来这边加米加面的。”
“你们这还用车去接?”
“那可不,为人民群众服务嘛。”
坐在车上的老人孩子们个个觉得倍儿有面子。
瞅着没,咱这还专车接送呢。
在一群人羡慕的眼光中,车子往加米厂开去。
倒是有想的远的人突然想到,“哟,这么多粮食,今天这一天机器都停不下来了。”
果然,这一整天的时间,加米厂的机器就没咋停过。
有些人是早上跟着车子来的,排队排到了晚上了。
好在人家也不着急,反正一车子送回去的,早晚都是一起走。
总比去别的加米厂强,有时候还得走夜路呢。
女知青也忙的脚不沾地的,她们力气小,不能直接扛着袋子往机器里面倒粮食,只能用器具装了一点点的往里面送。
不过朱琳和高晓华这边可乐坏了,她们负责管账收钱登记的。
从早到晚一直在进账,有些是直接收粮食抵账,有些是收的现金,几分几毛的,一摞摞的,拿在手里都兴奋。
因为宣传工作做到位了,加上这些苏家屯服务好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大队的人都特意来苏家屯这边搞加工了。
除非着急才去公社或者其他大队,要不然宁愿排队,也等着苏家屯的车子过去接。
一连好多天,除了苏青玉规定的每周休息日之外,其他时候,机器都没停过。
月底苏青玉就算了算这大半个月的收入了。
厂里收费标准是加米三毛钱一百斤。
磨面程序复杂,收费标准是一分钱一斤。
除去电费和柴油费,机器和房租等费用,每天纯利润也有二十块钱。
如果不是因为厂子太小,机械少,还能赚更多。
当然,这个纯利润也已经很不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