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34;光刻机?那又是什么?&34;赵刚好奇地问。
&34;光刻机是制造集成电路的核心装备,就像印刷报纸需要印刷机一样,制造集成电路需要光刻机。
&34;李长生解释道,
&34;它利用光学原理,将电路图形精确地投影到硅片上,形成微小的电路结构。
&34;
他转向在场的领导们,声音坚定而有力:
&34;如果我们能够掌握集成电路和光刻机技术,不仅能为&39;电磁内劲生成器&39;提供更强大的支持,更能使我国的科技实力实现质的飞跃。
面对国际的压力,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掌握更先进的科技。
&34;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在消化李长生的这一系列惊人言论。
片刻后,一位年长的领导缓缓开口:&34;李科长,你说的这些技术,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掌握了?&34;
&34;严格来说,还没有国家完全掌握。
&34;李长生回答,
&34;集成电路的理论刚刚在国外提出,实际应用还在实验阶段。
而光刻机更是处于初级研发阶段。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些技术将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逐步成熟,并彻底改变世界面貌。
&34;
&34;如果是这样,&34;那位领导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34;我们岂不是有机会并跑甚至超车?&34;
李长生点点头:&34;正是如此。
我们虽然起步晚,但可以避开弯路,直接瞄准最前沿的技术方向。
而且,我们有一个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
&34;什么优势?&34;赵刚好奇地问。
&34;传统文化的智慧。
&34;李长生坚定地说,&34;就像我们将传统武术与现代科技结合,创造出&39;电磁内劲生成器&39;一样,我们同样可以将中华传统智慧与现代电子技术结合,开辟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34;
会议室内气氛逐渐热烈起来,领导们开始认真讨论这个大胆的计划。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讨论,一个初步方案逐渐成形——成立一个秘密研究小组,专门负责集成电路和光刻机的研发工作。
散会时,已是深夜。
赵刚和李长生并肩走在研究院的走廊上,月光透过窗户,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34;长生,你真的相信我们能够实现这些?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光刻机这些听起来简直像是书籍里走出来的东西。
&34;赵刚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疑虑,却也掩不住兴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