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也是做琵琶最重的活。
在整块木头凿出梨形内膛。
需要控制微妙到难以标准化的弧度。
弧度深一点或者浅一点对音色都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此时木匠工凭借着经验带来的直觉。
等内膛大攻告成,匠人用粗糙的大掌将木屑拍去,娇艳深红的木屑静静洒落。
然后就是面板制作环节。
面板是琵琶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音色的好坏。
传统的琵琶面板通常用梧桐木,木质疏松,木纹顺直,传声迅速。
陈师傅通常选择将面板做得略厚,这样刚开始时声音会有点木,但音色坚石,经过振动弹开以后会有金石之声。
好的制琴师与乐器都有君子之德,更看重长久的效果。
“这就做好啦?”
姜汐眨着眼睛好奇问。
陈师傅笑笑说还没有。
他说要在一种胶中加水,现在胶还没化,化的时候加水。
粘合面板和背板的猪皮胶遵循工匠传统,陈师傅用自家的小锅小火蒸制。
小火噼噼啪啪,见证了无数琵琶的诞生。
姜汐:“这个温度…是不是要很严格掌控啊?”
陈师傅笑着摆摆手,“我们很土的,温度是件不清楚的,反正整个就凭感觉。
它面板也不能太烫,也不能太没有温度。
胶也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陈伯刚挠了挠头,感觉又没给人解释到位,于是有些失笑,“我这是不是感觉有点像是在说废话?”
姜汐猛摇头,“没没!
您这是信手拈来,很厉害呢!”
陈伯刚笑着夸他嘴甜,用胶慢慢的摸在琴面上,然后用火烧,然后合画板。
然后封起来等它干,说天好的话大概要四小时。
天气潮湿的,一晚上都不怎么干。
姜汐跟着几天慢慢的也学到了点皮毛。
枯瘦成了花甲年纪的老人,好像在做琵琶的时候又年轻了起来,活力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