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每一艘新造飞船必载三种物品:一罐地球土壤、一瓶海洋之水、以及一千枚随机抽取的记忆孢子。
航行目标不再是占领星球,而是寻找愿意倾听的耳朵。
而在地球内部,承忆文化已深入日常肌理。
孩子们上学的第一课不是识字算术,而是学习如何安静地听别人说话。
医院取消心理科,改为“叙事诊疗室”
,医生不开药方,只问一句:“你想从哪里开始讲?”
法庭废除律师辩论制,改为双方当事人轮流陈述事实,陪审团由五名专业倾听者组成,判决依据不再是法律条文,而是“哪一方的故事更具心灵真实性”
。
甚至连战争都变了模样。
当两个国家发生冲突时,不再动员军队,而是各自选出一百名最具代表性的国民,在中立区举行“百人述战”
。
每人限时十分钟,讲述自己为何支持这场争端。
听众包括第三方国家公民、AI观察员及外星访客代表。
最终胜负不由掌声决定,而由脑波监测仪统计全场共情指数峰值。
胜者获得谈判优先权,败者必须组织全国性反思讲述活动。
首场“述战”
发生在非洲两大部落之间,争议焦点是一处古老泉眼的归属权。
北方族长讲述祖先如何在此处祈雨救民,南方长老回忆女儿因饮用此水痊愈的奇迹。
轮到最后一位发言人??一名十二岁女孩,她怯生生地说:
“我不知道谁先来的。
我只知道去年干旱时,两家的孩子一起在这里打水,互相帮对方提桶。
那时候,泉水是甜的。”
全场寂静。
检测仪显示共情值瞬间飙升至历史最高。
争端当场化解,泉眼更名为“孩童共担之源”
。
百年之后,地球几乎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书”
。
所有的过往都被保存为流动的叙述网络,任何人都能通过忆锚接入任意时间节点,以第一人称视角体验某段历史。
但规则严格:每次进入前必须宣誓“以倾听者身份到场,不评判,不干预,只为理解”
。
考古学家发掘出更多阿川时代的遗迹,其中包括一台锈蚀严重的录音机。
修复后播放的内容,竟是青年阿川采访一位百岁老人的对话。
老人说:
“现在的人都怕老,怕记不住事。
可我觉得,忘记也没什么不好。
有时候,忘了名字,还能记住笑容;忘了日期,还能记得那天阳光很好。
重要的是,有人愿意陪你一起努力回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