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天命”
并非宿命论,而是强调“心”
与“性”
。
按朱熹的解释,心是人之神明,具众理而应万物。
性是心之理,人的天命就从心性当中体悟。
用人话来讲,天命即一个人的终生使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努力去做。
只不过,王阳明借此悟通了生死,将誓言刻在石墩上,督促自己去毕生践行。
这还没悟道,但已经有了悟道的方向——朱熹强调心、性、理的三者关系,却又不讲明白理怎么获取,只说什么格物致知,可王阳明一直没格出来。
只有王阳明把“理”
搞清楚,才算真正的悟道。
王阳明又问:“存何心,养何性?”
王渊戟指向天:“吾心即天心,吾性即天性,吾命即天命!
存吾心,养吾性,践吾命,如是而已。”
“哈哈哈哈!”
王阳明大笑,指着王渊说:“汝颇具陆象山之遗风也。”
陆象山就是陆九渊,南宋人物,陆王心学的开创者之一。
他曾说“宇宙是吾心,吾心即宇宙”
,跟王渊刚才那段话大同小异。
可王渊却不知道,他好奇问:“陆象山是谁?”
王阳明反问:“你不知陆象山,却又说‘吾心即天心’,难道是你自己悟出来的?”
王渊想了想:“我只是觉得吧。
朱子说话太笼统,模棱两可,全是空言。
心与理,瞎想是想不出来的,你得去接触历练。
而且每个人都不同,非但是想法不同,自身际遇也不相同。
我十岁时知道的理,与十二岁知道的理又不同,去践行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就够了。”
王阳明默然思索,说道:“你的这套道理,我年轻时也有过。
但还缺一样东西,你所认为的真理,有可能只是歪理,至理必须符合大道。”
王渊摇摇头:“治国安民,算不算符合大道?”
“算。”
王阳明说。
王渊笑道:“我身在大明,有朝一日出将入相,治的国是大明,安的民是大明百姓。
听说北面蒙古余孽年年扣边,我若想要治国安民,就必须扫荡蒙古。
我的大道,却不符合蒙古人的大道,无数蒙古百姓可能会因我而难以为生。”
“此乃诡辩!”
王阳明根本不入套,“治国安民,在大明和蒙古都是大道,实为真理不可辩驳。
你想分清个人之差异,但人有差异,大道却没有区别。
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获得真理,以真理趋大道!
而非个人歪理,个人小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