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最多就是他自己每天焦急地多走两个来回罢了。
幸好,陛下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眼就看出来,到底是谁的问题比较大。
不仅派来了荀攸这个军师,还在诏令中点明了要清算孔融为官不当之处!
荀攸揉了揉额角,再度在心中骂了一句孔融。
但此刻骂人也无用,更重要的是另一件事:“我将带陛下旨意北上幽州,去见那公孙伯圭,往来之间,少说也要十余日,若要调兵,则耗费的时间更久。
那孔融能守住城,而不落入管亥手中吗?”
要是管亥先把孔融抓出来,一刀宰了,那司马懿建议陛下启用公孙瓒赶赴青州的建议,就全泡汤了!
张燕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这一点,你倒是不用担心。
我虽然只听了孔融授学之言两日就跑了,没跟他有多少交情,但为了跟管亥说明白陛下是怎样的人,还是与那姓管的接触了两月的。
他军中人数不少,却不是因为他有多少本事,治军有多严整,而是因为冀州青州等地并没有多少称职的官员,百姓流离失所众多。
这些人,要呐喊出个气势还行,要攻破城关,却没那么容易。
真要破城,也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城中的粮食已被耗尽。
以我估量,从现在算起,应该还能支撑一月。”
荀攸沉默了片刻,其实有那么一点想问,为什么张燕会知道孔融的存粮数目,毕竟按他的说法,两人的关系绝对称不上亲密。
可转念一想,有些问题那么计较干什么,能得到需要的答案就好。
又听刘表在旁幽幽接道:“当年孔融为何进大将军祝寿,因不在名册内,竟被拒之门外,孔融也硬气,直接带着名帖转头就走,顺手辞官,可见此人能力如何姑且不说,气性并不小。
既有粮在城中,管亥又不通攻城之法,孔融他不会坐以待毙的。”
荀攸大喜:“好!
有使君的这句判断,我能安心北上了。”
……
刘表和张燕的分析也一点都没错,孔融他确实没有坐以待毙的打算。
他目睹了大儒郑玄的儿子为了前来给他解围,消失在了乱军之中,在城头嚎啕数声,心中惊恐了一阵,又按捺下了恐惧,开始寻找其他的出路。
孔融他不明白……
都说得道者多助,他来北海的时日,虽然算不得太长,但自觉做的事情也不少,怎么就走不出一条出路呢?
反正必定不是他出兵征讨管亥的问题。
这群人该打!
不受官府束缚,不遵朝廷号令,他身为北海相,需要将他们打散,难道不是在履行职责,恪尽职守吗?这当中的发展出了些问题,就是另外的事了。
但如今被困城中,他急需一路援军,又是不争的事实。
“援军,援军……”
孔融踱步多时,忽然目光一亮。
等等,他可能还真能有一路援军!
他初来北海上任时,就让人把此地的奇人大才,一并汇报到了他的面前,其中有一人不在北海,而在临近的东莱郡,名为太史慈。
他不仅长臂善射,武力非凡,还有一桩奇事在身。
说是往前数几年,朝廷的秩序还未这般崩坏的时候,哪怕青州距离司隶稍远,各类文书也能轻易送至洛阳,交付有司评判,只是朝廷官员少有前往青州复核,于是以文书先到者占优。
恰好青州的东莱郡衙署与那青州州府之间有嫌隙,还同时送了一份意见相左的公文入京。
二十一岁的太史慈领着郡中俸禄,星夜疾驰,追赶州府送信之人,还真被他赶上了,又用了些计谋,毁掉了这份文书,把自己的那份先交了上去。
这事虽然是办成了,但他也因此遭到了州府的仇视,被迫逃亡到辽东去了,只留下了母亲在东莱独居。
孔融于是数次派遣人去过问太史慈的母亲在此居住是否安好,又让人送了些生活所需。
他本不希望把这份善意用作人情筹码,但此刻,已是局势所迫了!
若是能派人疾驰出城,恳请太史慈的母亲去信辽东,请太史慈折返归来,回来之前,也向刘虞求援,索取些人手为助力,或许,真能为他谋来一条生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