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习字如此,其他的事情也便可以做个推论了。
郭嘉一点也不觉意外,洛阳的皇宫被大火彻底焚毁,已有将近一月,然而并未进行修缮,还是那副断壁残垣的样子。
按照荀攸所说,陛下只让人往南宫北宫走了一遭,看看火场中还有没有没被董卓挖掘走的黄金,却并无让其复原的意思,而是在原本的太学附近,重新建造了一座三进的宅院,用于休息、接见将领谋士。
仅此而已。
这样看来,陛下在招贤令中说,上无高阁殿宇大庇名士,下无良田沃土广施州官,并不是一句虚指,用于劝退那些只想来谋求高官厚禄的人,而是真的没有这样的条件。
就连他自己,也住在对于皇帝来说有些简陋的寒舍当中。
“……所以此等明君,为何不早日拜见呢?”
荀彧抬眼就见,郭嘉又在院中踱步,背着手走来走去,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直到听到了他这一句发问,才暂时停下了脚步,转头答道:“正是因为沿途所见,这位陛下甚是特别,才更不能贸然相见。
文若如此问我,我倒也想问问你,为何自抵京师后,并未借着公达的引荐,前去面圣呢?”
荀彧目光清正,搁下了手中的笔,向郭嘉回道:“若陛下是寻常的中兴之主,彧上门求见,问答策论便已足够。
但陛下如今担负社稷之不祥,承江山之重托,做出了种种回应,我又怎可懈怠。
唯才是举,何为有才?”
总不能说,是他们识字比黑山军、比南匈奴的众人要多,他们比陛下现有的小吏更精通术算,就叫“有才”
吧?
荀彧自觉,自己不是因为昔年何伯求对他的一句“王佐之才”
判断,才有了这样的面圣包袱,而是因为,抵达洛阳的沿途风物,让他有必要这样做。
郭嘉走到了窗前,“那你现在想通了吗?”
“大约吧。”
荀彧答道,“如今陛下所面对的最大问题,莫过于秩序紊乱。
我说的紊乱,不是朝纲废弛,朝臣为董卓劫掠后并无后来者补上,而是陛下人已至洛阳,已在京师,陛下与诸位臣子将领却好像还在河内……”
“这话说来有些冒犯,却是事实。
便如孙坚孙文台所部,与黑山军、并州军各有所长,如今却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公达与那贾诩贾文和等人也是长处各异,却只在处理洛阳的家长里短。
这是治一城一地、将军队都视为守城之人的办法,不是治天下的路数。
需将这秩序好生从上到下疏导一番,否则必因此而生乱!”
但这样的指责,不是能直接在陛下面前说出来的话。
他要做的,是将一套可行的解决之法在陛下面前和盘托出。
郭嘉叹道:“文若长于内政,果然名副其实。”
“那你呢?鬼主意甚多,应当也有结果了。”
荀彧反问道。
郭嘉哈哈笑了两声,“不急着说我,先说个趣事吧。”
“洗耳恭听。”
郭嘉道:“自你我见到了公达后,便与那沮公与分道扬镳了,是不是?那你可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
他没卖关子的意思,继续说了下去:“他如今算是自由身,已辞去了冀州别驾的官职,是游历到了洛阳,而不是前来述职,自然不必非要去见天子,于是在洛阳城郊租赁了一片土地,向周遭的郊区农户收购了一批鸭子,干上了养鸭种田的行当,你说有没有趣?”
荀彧认真地向郭嘉看了一眼,不见他眼中有嘲弄,唯见棋逢对手的兴奋,也缓缓浮现出了些许笑意:“沮公与少有大志,此举必有他的意思。”
郭嘉道:“所以啊,他不走寻常的路数,意在于陛下面前争个门路,我也当另辟蹊径,免得在一众响应唯才是举号召而来的大才面前,落了下风啊!”
“何为另辟蹊径?”
郭嘉答道:“便是我只知奇策,不知内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