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儿子的行为引来冯玉湘骂声,几个弟弟妹妹没吭声,沉默吃午饭,不触亲妈的霉头。
来到外面的钟越河并没有目的地,单单在外面游荡,走着走着,迎面来了两拨人,一拨是六七个一起的知青,他们每人身上背一捆柴火,你一言我一语聊着话。
大队里别人听不懂他们说的话,钟越河能听懂一些,知青们在说今年又没法回家过年,想回家,想吃罐头,想吃肉。
各种想念里夹杂着抱怨的话语,抱怨天太冷,衣服穿着不暖和,快要冻死了。
知青们会说本地方言,这类话题多用本地人听不懂的话。
他们怕被本地人听到,挨唾沫星子。
另外一拨只有两人,是王家父女,钟越河知道他们家,从没说话过而已。
不确定王爸后头跟着的女儿在家排第几。
王家最小的女儿王锦玲在大队里比较有名,别的女儿,没多少人知道哪个排第几,他们家到底有几个孩子,钟越河到现在也没搞清楚。
钟立志整天跟在王锦玲身后,所以他对王锦玲有点印象,印象不好就是了。
知青背的是一捆柴火,父女两人背的仿佛是一座小山,爸爸背的比女儿多,父女两人都很瘦,只是女儿看着比爸爸单薄太多,脚上还穿着双颜色暗沉的粉色拖鞋。
不管拖鞋看着多滑稽,大冬天穿拖鞋……
从女孩的衣服裤子能看出来,并不是脑子有毛病大冬天光脚穿拖鞋出门,是没别的鞋子穿了。
父女两人没有交流,和知青走的是同个方向,他们走得更快,没几步就走到知青前头,知青们注意到父女俩后,全都不吱声了,也不知道是怕光明正大抱怨条件艰苦的话被父女两人听见,心虚了,不敢说话,还是见到父女两人后产生一点羞耻的情绪,不想说话。
钟越河见状没停住步子,只是换个方向,往家里走了。
他回到家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已经吃完出门搬柴,只有亲妈留在家里洗碗。
见他回来,冯玉湘没好气念叨几句。
钟越河没听进去,看桌上自己的碗还在,米汤和饼也都泡在一起,顾自坐下来,把饼子夹出来吃,再呼噜呼噜喝光已经冰凉的米汤。
饼子本身没什么味道,泡在米汤里,和米汤一起变凉,味道更加一言难尽。
他不在乎,能填肚子就行。
这边钟越河折返回家里填肚子,另外一边,王锦绣在确认见不到几个知青后,放慢步子。
十六七岁的年纪,多少会有点自尊心,她在知青们后面的时候,就听知青们聊着她听不懂的话,话听不懂,话里的情绪能听懂,大概是些想家或者抱怨太辛苦的话。
她没理会,埋头跟在自己爸爸身边,他们父女经过几个知青身边,聊得好好的知青们突然停住话头,这叫她心里略有些难堪,只想赶紧走过去。
走到看不见知青的地方,她才放慢步子,脚下还穿着妹妹的拖鞋,不能穿坏了。
她落了好几步,被亲爸注意到,叮嘱她小心走路,别叫柴火掉地上了。
王锦绣在后头应声知道了。
回到家放好柴火,确实没事情做了,王锦绣洗脚洗拖鞋,躺回被窝里。
她们家四个姐妹住一个房间里,两张小床,二姐三姐睡一张,王锦绣和小妹王锦玲睡一张。
王锦玲下午三点半回到家,妹妹回到家后,王锦绣就把她穿拖鞋出去的事情告诉妹妹。
王锦玲检查过拖鞋后,说没大事,以后姐姐出门没鞋穿,还可以借她的拖鞋穿,姐姐知道她把拖鞋藏哪里的,自己拿就行:“别叫二姐三姐知道,我防她俩和防老鼠差不多,鞋子衣服从来不肯借给她们的。”
她的粉色拖鞋不是爸妈买给她的,是钟立志送的。
有几个姐姐,王锦玲在还没来月事的年纪就知道月事是什么。
姐姐们来月事的经历叫她很反感月事,姐姐们都在十四五岁的年纪来月事,她以为她也是,没成想十一岁的时候就来了。
当时确定是月事后,王锦玲别提多难受,不想搭理跟屁虫钟立志,甚至对他发火,让他以后别跟着她了。
钟立志也只是半大的小男孩,锦玲不理他,对他来说是天塌下来的大事。
不知道他从哪弄来了一双拖鞋,送给王锦玲,王锦玲挺喜欢,重新开始搭理钟立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