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记得他曾做过一首《蒿里行》。”
诸葛亮想了想,说,“全文不太记得了,只隐约记得那句‘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那时他还是十八路诸侯中的一支,也怀揣了匡世济民之愿。
后来却改了初衷……可见,权欲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
诸葛亮不无感慨的说。
我听他提起“权欲”
,先是想到了李严,这句话,或也有感慨李严之意。
而后又想起徐州,对于曹操屠城之举,恐怕是所有徐州百姓、同样也是诸葛亮人生里的至暗时刻吧。
“你喜欢曹丕的诗?”
诸葛亮转而问我。
“嗯……”
我答。
此时诸葛亮完全没有了朝堂之上铿镪顿挫责骂曹魏的语气,而只是以一普通人的语气在与我交流问询。
“为什么喜欢曹丕的诗?”
他又问。
“曹丕的诗……很好。”
我答,“或许是与他有相似的心境,相似的体会吧。”
“哦?”
他有些好笑,看着我,“你与他,天南地北两个人,何来相似。”
“丞相可曾看过曹丕的《杂诗》?”
我解释道:“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再或者,他《大墙上蒿行》中的最后两句:‘岁月逝。
忽若飞。
何为自苦。
使我心悲。
’这些,都是现世的悲凉,读着他的诗,仿佛就能亲身感受到这些悲凉,亦是我现□□会到的,便也从中感受到了他作诗时的用心与真诚。”
“悲凉?”
诸葛亮看着我,有些惊奇,“你小小年纪,为何会觉悲凉?”
虽然我也近二十六了,但是在诸葛亮面前,还真算是“小小年纪”
。
为何会觉悲凉?这倒将我问住。
若是再年轻些时从我嘴中说出“悲凉”
二字,那一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了,没有过经历,自然不会晓得,那所谓悲凉,是会让人心生抑郁与无可奈何的。
而我现在所感受到的悲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