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湘夫人一愕,眸中泛起些涟漪:“你也是。”
二人的谈话很短暂而简洁。
最后是韩非。
“逗留太久了,老住你这不太好意思。”
韩非飞快的解释理由,以表达自己的离开和青卢子、湘夫人的离开并不是同一理由。
吴驹点了点头,说道:“帮我向荀师问好,有空一定去楚国拜会他老人家。”
“好。”
韩非点点头,似乎想起什么一般,一拍脑袋说道:“提醒我了,还有件事。”
“什么?”
“水调歌头传至临淄,一举夺得了今年中秋之作的榜首!”
韩非说。
“有奖金吗?”
“没有。”
韩非摇了摇头,旋即说道:
“稷下学宫的祭酒姜堪姜夫子对你的词大肆赞扬,不仅在全体学子面前朗读,还即兴按照你的格律新做了一首词,这是内容。”
吴驹从韩非手里结果一块绢帛,上面写着一首词。
格式韵律和水调歌头一模一样,显然是那位姜夫子对词不了解,所以依葫芦画瓢,但写的内容却截然不同,是秋景而非中秋。
虽浅显了些,却也是佳作,更何况要考虑到那位姜夫子是第一次接触“词”
。
不愧是稷下学宫的祭酒,确可担得文采斐然四字了!
吴驹将绢帛收了起来,问道:“还有吗?”
韩非点点头,又道:“姜夫子说受到水调歌头启发,认为传统四言诗是时候更进一步了,所以鼓励所有学宫弟子创作五言诗。”
这点倒是让吴驹比较意外。
不过想想也是。
这个时代,四言诗虽然一直都是主流,而五言诗不过是刚刚萌发,但近年来的四言诗已经鲜有佳作的,但五言诗却的作品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
眼下五言诗本该到汉朝才能与四言诗相提并论,但吴驹这首水调歌头的出现以及姜堪的呼吁无疑加快了这一进程。
“好事,四言到五言本就是历史的必然性。”
吴驹说。
“之后,家师和姜夫子一南一北,皆发声承认了词这一体裁,使齐楚两国才子对此趋之若鹜,吴兄你现在也是留名文史了。”
韩非笑道。
一个儒家后圣,一个稷下学宫现任祭酒,二人同时发声给词造势,那基本就是奠定了词的体裁。
也许短时间内无法比肩四言诗、五言诗和赋的地位,但随着好作品的涌现,总有一天能被天下人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