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267章 憋的是绝招(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才能建立起完整的技术演变链条:

北宋影青瓷——金代河津瓷——元初霍州瓷——元中卵白釉——明代甜白釉——蛋壳杯——成化斗彩——清初薄胎瓷——清中粉彩。

这是贡瓷体系,民用瓷则是另外的演变链条:明代甜白釉——明中德化薄胎白瓷——清代德化青白瓷(复古影青瓷)……

思忖间,吴晖突地一愣:咦,照这么一看,这竟然是一条从宋到清,完整的工艺演变链条?

不对,不止是宋到清……北午芹遗址的发现,完全可以证实,这种瓷器的源头在五代初,更或是唐末。

如果再向下追溯,完全可以追溯到民国,乃至现代。

而且民国时期已不仅仅局限于德化窑,稍大点的民窑都能烧出薄胎瓷。

最薄的,能薄到零点一毫米左右,甚至器型极大,且透,透到可以用来做灯罩的地步。

就像这一件:

所以,如果再重新整理一下:从唐末到民国,从官窑到民窑,这种烧瓷工艺,上下传承了一千年还有余?

数一数,迄今为止,工艺链条如此完整,技术演变脉落如此清晰的古陶瓷,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年以上的古陶以工艺有几种?

答案是一。

之前工艺链条最长的是龙泉窑青瓷:始于东晋、明代断烧,上下将将一千年。

如今又多了一种:青白釉、卵白玉,更或是称之为薄胎瓷。

除了传承,还要看在历史中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从晋到元,只有在尚青的南宋时期,短暂的一段时间内,龙泉青瓷被列为贡瓷。

其余时期,一直都烧的是民间用粗瓷。

而这种薄胎瓷,历经北宋、金、元、明、清,五朝均为御器。

不敢说一骑绝尘,至少从工艺技术、科技水平等方面比较,肯定要强那么一点点……

吴晖终于明白:林思成为什么要发掘河津窑和霍州窑?

如果不发掘这两处遗址,他就没办法证明这种工艺技术的传承过程,更没办法证明完整的演变链条。

说直白点:没有河津窑和霍证窑的佐证,他没办法把北宋的影青瓷和元代的卵白釉、以及明代的甜白釉关联起来。

假设,假如最终证实,会怎么样?

从唐到民国,上下一千年有余,且为五朝贡瓷……不敢说绝后,至少是空前。

关键的是,好死不死的,林思成在遗址范围内,勘探出了一座仰韶时期的陶窑遗址。

是不是意味着,还能再往前追溯一下?

想到这里,吴晖的瞳孔止不住的一缩:他算是知道,林思成为什么要把他和孙嘉木忽悠到西京来?

抛开陶窑遗址,只说从唐到民国:时间跨度一千年有余,完整的传承链条,深远的历史影响力,这已经不是常规性发掘项目,而是涉及到国家级课题、追溯工艺起源的主动性重大项目。

其次,不仅仅要发掘河津窑和霍州窑,还需要对湖田窑遗址进行再次考证和发掘,更需要对元代卵白釉、明代甜白釉、明清两代德化窑工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乃至于勘探遗址。

涉及到山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窑),如果让其中哪一个省主持,先不说技术够不够用,条件允不允许,另外两家愿不愿意听你指挥?

所以,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论,这个项目都只会由国家文物局主持,组织发掘。

本能的,吴晖想起林思成之前说过的那句话:吴司长,你放心,输了我就认。

等我忙完这几天,你和孙处长说去哪,我就去哪。

你们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拿杆洛阳铲挖坑都行。

想想电脑里的那十几项BTA成果,并刚刚才看过的分析报告,再看看长案上摆的整整齐齐,次序分明的白釉瓷,然后再回忆一下,他勘探河津那五处遗址的全过程……

结果,你让他去挖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团宠后她暴富了仿生纪元斗罗之剑说全球进化:我有属性面板桃运神戒冷王霸爱,天才小医妃南明第一狠人格兰自然科学院御道倾天当快穿大佬拿了祸水剧本洪荒之天帝纪年从火影开始的魔封波麻了!四儿一女供我在七零读大学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豪门圈爱:契约小妻嫁给我!末世:全球领主尊主你又掉马甲了绝世唐门之终极冰神初始职业穿成残疾将军的小甜妻荒野幸运神崇祯欠了我十亿两拥有火影系统的我才不是男孩子邪王,请放过叶先生休想靠崽留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