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如果想要留在这里的话,要么有一份正式工作,要么是在校学生。
如果这两个条件都达不到,那么就抱歉了!
周文忠必须要做到其中一点,这道题真的很难。
现在的夜校不如说是扫盲班,其特点标志就是一个类似于“马灯”
的招牌,这就是夜校。
ps:这个年代没有任何自考型技校!
!
!
只有扫盲班!
!
!
夜校的存在是为了扫盲,也就是识字班,学生几乎全是村妇。
不发毕业证。
更不参与什么初中、高中的课程。
厂子开办的夜校,也只是针对于厂子里的职工或者职工家属,教授少量的技术,但是也不会给发证书。
如果是不识字的农民兄弟,在识字班里学习大半年后,就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回到村里就有了个好工作,可以回村里担任计分员、读报员。
不需要下地劳作,就可以领着每天10个工分。
至于每个工分值多少钱?那就得看年底时候公社是怎么计算的,基本上都是2厘5——4厘。
假如当个计分员,每天全勤挣10个工分,再加上自己家的一亩多地效益,一年到头最多也就4400个工分,交完粮食以后,才能统计价钱。
每个工分3厘的话,全家这一年就挣了13块2。
不买东西了?不消费了?
农村很辛苦的,超过12岁就可以挣工分了。
青壮劳动力每人每天9-10个工分。
女劳动力每人每天基本上就是6-7工分。
未成年的算半劳力,一天能挣3-4个工分。
有的公社故意难为人,要求一天去地里3趟,每次的工分还不统一……
农闲?压根就不存在农闲,清理河道、割草、灭鼠……都可以算工分。
“海可枯,石可烂,生产队的工分永远挣不完。”
有些人累的受不了,就想出去打零工,给别人盖房子或者开石头,再或者是烧石灰。
假设每天挣1块钱的话?起码得往队里缴7毛5,用于补自己的工分。
大队公社这种做法属于双向收费。
而且差额挺大。
这个年头,只要是插队下乡的知青,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绝对没人想去乡下。
最苦的当属某些地方,比如地图上的东北部,曾经有人扬言:冬天也能种稻子。
那就干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