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77章商鞅变法(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贤能的人懂得因势变更法度,无能的人蠢笨如石,只会傻傻坚守,全然不知因时而变。”

这几句话,字字如利箭射中甘龙的要害,甘龙无言以对。

商鞅话锋逼人,霸气凛然,老臣杜挚起身反驳。

杜挚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百倍的利益,最好不要贸然变更礼法;如果没有十倍的功效,最好不要更换国家旧器。

坚守祖上礼法不会有过错,让百姓安于俗见不会出现偏漏。

如果当冒失鬼,肆意妄为,难免扰乱天下。

杜挚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但如果只因惧怕变法会带来不利影响而一味排斥,势必会丧失变法的最佳时期。

面对这两个顽固派,商鞅越战越勇,他说道:“治世不一道,便(变)国不法古(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史记·商君列传》)。”

这话的意思是,治理国家并没有亘古不变的礼法,只要有利于国家,旧的礼法是可以被超越的。

春秋五霸都是先经历国内变革才先后称霸,秦穆公称霸就得益于五羊大夫的辅助,最终成为一方霸主。

秦孝公立志图强,苦无善策,商鞅才高志大,秦孝公自然极力支持。

两千年前的“真人秀”

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诸侯国以利相交,彼此毫无信誉可言。

百姓遭受接连不断的战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有今天不知明天的日子,他们渴求安定的生活。

百姓只求温饱,不能与商鞅等人谋划变革大事,但社会的变革最终要体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他们才是变革的最终承担者。

如果国家脱离百姓,只有上层变革,那无论这个国家的上层如何先进,它都只是一只纸老虎。

商鞅意识到颁布新法如果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贯彻执行起来势必困难重重。

在农耕社会,百姓是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

商鞅虽不相信人民的智慧,却相信人民的力量。

为了保证新法在百姓中顺利地进行,商鞅认为必须取信于民。

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在秦国国都城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下令说,只要有人搬木头到北门,国家赏赐十金作为报酬。

搬动一根三尺长的木头,赏赐十金,做这么小的一件事情却付如此高的酬劳,百姓初时并不相信。

很多百姓站在城门外观望,不知商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观望者越来越多,却仍无人向前搬动木头,商鞅增加赏金到五十金。

作为智识超凡的大才,商鞅不仅对刑罚深有钻研,对人性更有一套独特的见解。

大概而论,儒家信奉人性本善,要求朝廷不要肆意干预百姓,相信百姓会朝善的一面发展。

与儒家不同,法家觉得人性本恶,认为百姓需要朝廷严加管理,否则人必趋向坏的一面。

当时,人皆趋利避害,很少有孟子所谓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孟子》)。

首先,经过春秋、战国之乱,作为人们行为准则的周礼已经彻底崩溃了。

社会上层将周礼当做实现目的的幌子,社会下层直接视周礼如无物。

为了生存,很多人都是苟且偷生,内在的道德观已经崩溃。

商鞅将赏金从十金增加到五十金,就是想以重利诱导百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金加到五十金后,百姓人头攒动,三三五五,交头低声商议。

人人跃跃欲试,但仍无人敢出来搬木头。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里终于走出一个人,他说:“让我来试试。”

说着他就把木头扛起来,将其搬到了北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只想在四爷后宅长命百岁(清)源家家主不想转世禅院这次我要做执刀人秦时明月之人宗门徒无上崛起诱妻深宠,厉少夫人又撩人了我有一枚合成器天下豪商怪谈玩家玄幻:原来我是万器之祖在全职法师中造灵种乡村最强小神农拯救偏执反派boss[快穿]快穿:祸水宿主又染指了反派特种兵之利刃我在诸天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快穿之灵愿收集开局得绝症,从王者陪玩开始无敌我在阴间开客栈快穿小撩精:偏执大佬宠翻了奥术神座我把BOSS公主抱了世子妃靠美食成了团宠娇娇女都市之医圣至尊火影之神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