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室都是楚的支族”
。
最后,他又补充说:“我近来又疑吴或本为汉阳诸姬之一,乃虞国的别封。
其后东迁者,另有考证。”
因而,对于吴国的起源而言,仍有完全不同的说法。
鲁襄公十二年(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
他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就是季札。
季札自幼就敏学聪慧,具有君子之风,与人无争,吴王寿梦对他特别喜爱,便有意想要把王位传给他。
可是季札却拒绝了父亲废长立幼的打算:“对于王位的传承,国家礼法自有规定,怎能为了父子之间的私人感情而破坏先王的礼制呢?”
于是,寿梦在临终前便对长子诸樊说:“我想把国家传给季札,但是他为了礼制不愿意接受,你万万不可忘记我的话。”
然后嘱咐诸樊“必授国以次,及于季札”
,诸樊都一一应允。
吴王寿梦去世后,作为长子的诸樊决定先代理国政,等着国丧期满之后,再让季札即位为君。
国丧期一过,诸樊让位给季札,但季札坚决不肯接受。
可是吴国人非要拥立季札为君,季札无奈之下,只好抛弃了家室,跑到深山野林里种田为生,以表明自己的决心。
吴国人看到季札如此坚决的态度之后,也就不再为难于季札,让诸樊继续做吴国的君王。
吴王诸樊临死之前,把王位传给了二弟余祭,并将父亲的遗愿告诉他,嘱咐他说:“一定要把王位传给季札。”
这是诸樊在完成先王寿梦的遗愿,同时也是在实现自己对先王的承诺。
诸樊还把延陵封给了季札,因此季札又被称为“延陵季子”
。
几年以后,季札被余祭派遣出使鲁国,从此,季札就开始了他周游列国之行。
季札到了鲁国之后,欣赏到了留存下来的周人的音乐。
鲁国的乐工为他歌咏了《周南》、《召南》后,季札说道:“这些乐章真是太美了!
可以听出周朝的礼教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虽然不是十分完美,但也足够教化百姓让他们无怨无悔地为天子辛勤劳作了。”
接着,鲁国人又为他歌咏了《邶风》、《鄘风》、《卫风》的诗篇,季札听后评论说:“这些乐章音韵美好、意蕴深沉,用来教化人民会令他们有忧国忧民之思但不至于困惑难解。
我听说卫康叔、武公的德行就是如此高尚,这些大概是卫国的民歌了。”
之后,鲁国人又为他歌咏《王风》,季札评曰:“太好了!
这样的乐章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却没有恐惧感,应该是平王东迁后的民歌!”
然而当《郑风》的音乐响起,季札却皱起了眉头说:“音乐如此繁琐细腻,郑国的政令恐怕也会苛刻繁细,人民如何能够承受?郑国恐怕会先灭亡,原因就在于此!”
细碎的《郑风》过后是悠扬的《齐风》,季札由衷地赞叹道:“太美了!
音域宽广宏大,正是大国的风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