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晚,他做了一个梦。
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株耳形叶,根扎在大地深处,枝叶伸向星空。
无数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战地记者临终前的呢喃、深海鲸鱼跨越大洋的歌唱、火星探测器最后一帧信号中断前传回的“这里也很美”
……所有声音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条浩瀚的情感河流,流淌过时间的裂缝,流向不可知的彼岸。
醒来时,天还未亮。
他披衣出门,发现林晓已经在湖边坐着了。
“你也梦到了?”
她回头看他,眼里有泪光。
“嗯。”
他走过去坐下,“整条河。”
她握住他的手,指尖微凉。
“你说,如果我们有一天也消失了,这些声音还会继续吗?”
“会的。”
他说,“只要还有生命愿意倾听,故事就不会结束。”
太阳升起那一刻,整片花园simultaneous地绽放开来。
花瓣舒展,光芒流转,空气中响起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旋律??不是音乐,也不是言语,而是一种纯粹的“存在之音”
。
附近的牧民说,那天早晨,连风都变得温柔了。
织星平台自动记录下了这一刻,并生成了一份名为《初闻纪》的档案。
其中写道:
>“公元2049年4月7日清晨5:18,地球首次实现全域生物共感同步。
持续时间为13分27秒。
期间,全球共计2.3亿人类及超过0万非人类个体表现出一致的情感共振特征:平静、接纳、归属。
>此事件无外部触发源,亦无技术干预痕迹。
>唯一共同变量:所有参与者此前均曾使用‘匿名回声亭’或接触过耳形叶结晶。”
档案末尾附有一段赵世勋未公开的录音,录制于事件发生前三小时:
>“我一直想写一本真正的《沉默编年史》,不是用文字,而是用所有未曾说出的话。
后来我发现,这本书早已写好了,藏在每一次欲言又止的眼神里,藏在每一滴强忍未落的泪水中,藏在每一个深夜独自吞咽的叹息里。
>现在,它终于被读出来了。”
几年后,第一批“倾听花园”
开始向海外移植。
日本京都的寺庙旁,种下了一片粉色变种;巴西雨林深处,建立了首个野生共感保护区;挪威北极圈内的小镇,每年冬至都会点亮由耳形叶供电的“心灯节”
。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校课程中学到:“倾听”
是一门必修课,考试不打分,但会影响整个人生的质量。
赵世勋渐渐老去,头发花白,脚步迟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