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黄枝盯着屏幕,喉咙发紧。
他忽然明白,“烛火协议”
不只是释放数据,更是唤醒一种信念:真实不仅存在于代码与档案中,也深植于泥土、年轮、心跳与目光交汇的瞬间。
“那些树还在吗?”
他问。
“第七号区域去年航拍显示,存活六棵。”
林晓调出卫星图,“其中最大的一棵,树冠投影面积达三百平方米。”
“带我去看看。”
他说。
行程保密至极。
七日后,黄枝踏上通往塔克拉玛干边缘的越野车。
沿途地貌由绿转黄,最终只剩苍茫沙海。
向导是个维吾尔族老护林员,名叫阿迪力,六十岁,独居哨所十二年。
“我知道你要找的树。”
他在颠簸中点燃一支莫合烟,“二十年前有个汉族老头来找过,跪在第四棵树前哭了半天。
他说他儿子死于误信谣言服药中毒,临终前念叨着‘爸爸,你说的话都是真的啊’。”
黄枝怔住。
“他说,他年轻时也信过很多东西,直到发现自己被骗了一辈子。
后来他学会一件事:不要急着告诉别人错了,要先陪他走一段黑路。”
他们在黄昏抵达。
六棵胡杨矗立如哨兵,虬枝指向天空,仿佛在书写某种古老文字。
黄枝抚摸最粗壮的那棵,树皮皲裂如史书残页。
根据年轮检测报告,这已是第三代根系延续??原株早已枯死,但新芽从旧根萌发,生生不息。
他们在树下挖出第七个时间胶囊。
里面没有硬盘,没有胶卷,只有一本手写日记、三枚生锈钥匙、一张泛黄照片:十个少年站在刚栽下的树苗旁,笑容灿烂。
背面写着班级编号和一句批注:“怀疑能力测评合格率83%,共情响应指数达标。”
日记属于一名已故研究员。
最后一页写道:
>“今天我们教会孩子们如何提问。
但他们教会了我们更重要的事:当你愿意蹲下来,和一个孩子平视,你就已经选择了真实。
技术可以伪造一切,唯独无法复制那一刻的眼神。”
黄枝把日记带回北京,在凤凰总部设立“年轮计划”
专项组。
目标不是开发更强的AI鉴伪模型,而是建立一座实体博物馆??“真实之森”
,用六棵胡杨的年轮数据构建时空坐标轴,结合区块链技术,将每一则经全民共判确认的真相事件锚定其上。
“我们要让真实变得可触摸。”
他对团队说,“就像这棵树,你看不见它的根在地下蔓延多远,但它撑起的阴影,足以庇护一代又一代人。”
与此同时,“光之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