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黄枝站起身,走向阳台。
夜色如墨,城市灯火依旧璀璨。
“明天上午十点,直播‘清源’重启全过程??从代码编译到量子密钥分发,全部公开。
我要让全世界看到,真正的透明,不怕暴露伤口。”
次日直播开始。
镜头扫过地下数据中心,工程师们正在安装新型量子读取装置。
屏幕上实时滚动着代码编译日志,每一行都被同步推送到开源社区仓库。
当第一枚量子认证令牌成功生成时,弹幕瞬间炸开:
“这才是科技该有的样子!”
“原来我们守护的不只是真相,还有人类对理性的信仰。”
“陈婉老师,你看到了吗?光真的来了。”
两个小时后,“清源”
以全新形态回归。
首页多了一行小字标语:“每一次验证,都是对未来的投票。”
风波渐息,但黄枝知道,这只是新一轮博弈的开端。
真正的战争,永远发生在技术之外。
一个月后,教育部正式印发《全民信息素养教育纲要(试行)》,明确要求从小学四年级起开设“数字辨识力”
课程,教材案例均来自真实辟谣事件。
贵州苗寨那位阿婆受邀成为首位民间讲师,她的讲课视频被制成公益短片,在全国公交地铁循环播放。
而那位曾制造仿冒插件的前志愿者,在服刑期间写下万字反思书,主动协助警方完善反诈模型。
出狱那天,黄枝亲自去接他。
“你还记得百日千村第一天的事吗?”
他问。
年轻人低头流泪:“我记得……您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手电筒,说夜晚走山路要用光引路。
可我后来忘了,自己也可以发光。”
“现在还不晚。”
黄枝递给他一台新设备,“这是‘清源教师版’测试机,愿意重新上岗吗?”
对方重重点头。
春天来临之际,“清源2.0”
全球上线。
新增功能中,最受关注的是“情绪抗体指数”
??它不评判观点对错,而是评估一个人长期接触信息环境的认知免疫力。
数据显示,持续使用“清源”
的用户群体,面对极端言论的转发率下降76%,跨立场对话意愿提升41%。
联合国秘书长发来贺信:“你们证明了,技术不仅可以连接世界,更能治愈世界。”
但在这一切荣耀背后,黄枝仍保持着近乎偏执的警惕。
他下令建立“影子网络”
监测系统,专门模拟各类攻击场景,甚至允许内部团队扮演“敌方AI”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